01、学院/专业介绍
轻工化工学院
轻工化工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58年创办化工本科专业,1986年精细化工成为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化学工程与技术被列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得应用化学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点。学院自1958年创办以来,一直遵循学校“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
学院现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应用化学系、食品科学工程系、能源化学工程系、基础教学中心、实验中心及学院办公室。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专职教师124人,教授31人、副教授(含其他高级职称人员)60人,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90%,具有海(境)外留学经历的占50%,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94人。目前,在校学生2486人,其中,本科生1934人,硕士研究生505人,博士研究生47人。学院现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2人、珠江讲座教授2名、广东省杰青3名、青年珠江学者3人、广东省领军人才团队2个、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聘任外籍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2人。学院成立了15个科研实验室,形成了催化新材料及其应用、石油化工下游高附加值绿色化学品清洁生产、精细化工与功能高分子材料、药品食品生产技术及安全控制、生物资源深加工与利用等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教授评审权。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涵盖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生物化工5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应用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与生物化工5个二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我校进入广东省第三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序列的四个学科之一,被列入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同时被列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学院现有国家级本科工程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1个创新研究院(能源化学与精细化工创新研究院)和15个科研实验室。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1.5亿元,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1.2万平方米。
学院立足广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科学研究与企业生产紧密联合,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科研成果广泛地在企业应用。在珠三角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5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1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到校经费超过1.1亿元,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授权专利120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ISTP、SCI、EI收录800多篇,ESI引用数位于学校前列,出版专著、教材30多部,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学院不断推进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并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增设了能源化学工程新专业;建设省级资源共享课程4门、校视频公开课4门;获得了各类教改项目16项、广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出版了7门核心课程教材。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多层次的创新实践体系,建设了一批用于本科教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建成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4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0多个,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
学院国际化合作发展迅速,与美国罗格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法国巴黎七大、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利物浦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行科研合作及学生联合培养。
学院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开设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班”、“校企联合培养班”、“创新班”、“印制电子电路(PCB)联合学院”等。开展岭南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轻化名师讲堂等学术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校友和社会知名企业的支持下设立“同舟化工奖学金”、“景旺奖学奖教金”“奥士康创新创业奖学奖教金”、“龙慧创新创业奖学金”、“智胜新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以鼓励创新创业和学业优秀学生。2015以来,有九十多个学生团队近千人次在“挑战杯”“互联网+”“化工设计大赛”“赢在广州”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业类竞赛获奖。学院有两个团支部分别于2016年、2017年被共青团中央学校部授予“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三个团支部于2017年、2018年、2020年荣获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
毕业生就业情况理想,每年均有不少优秀本科毕业生升读本校或到国内外其他知名大学继续读研深造,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2020届毕业生升学率达23.09%,较上一年提升5个百分点,80%以上的毕业生在珠三角就业,他们就业分布于企业、高校、公务员等单位,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化工、食品、能源、材料、涂料、化妆品等行业输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21年4月更新)。
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
(1)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合成化学、材料学、催化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制药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研究方法,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工程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研究方向
01.现代精细化学品技术
02.化工新材料技术
03.现代药品与食品生产技术
04.化工生产过程的设计与控制
05.现代化工厂的质量监控与管理
(3)核心课程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化工热力学与动力学
高等有机化学
现代催化表征技术
天然产物化学
高等合成化学
无机功能材料
催化反应工程
绿色化学
分离富集理论及技术
中药现代化
(4)培养目标
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
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
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工学四号馆201-1(邮编:510006)
联系电话:020-39318653(吴老师)
电子邮箱:qhxyjw@gdut.edu.cn
向下滑动查看
02、专业方向及学制
学院代码及名称:
(006)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代码及名称:
【085600】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方向)
学制:专硕全日制2年
03、学费奖学金情况
(具体以当年的招生简章为准)
助学金、新生学业奖学金100%覆盖
优秀硕士研究生可获奖、助学金高达7万元 /年
择优推荐出国出境联合培养,学校资助10万元/年
学费、学制与奖助政策
(一)学费与学制
我校各类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与学制可在我校研招网查阅。
(二)奖助政策
1.所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奖助学金。
2.奖学金体系涵盖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及单项奖学金等。
(1)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奖励标准一般为:一等奖学金12000元/生·学年;二等奖学金8000元/生·学年;三等奖学金6000元/生·学年。一年级研究生原则上100%覆盖;二、三年级研究生实行动态管理,覆盖率一般达80%。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第一年直接认定获得一等奖学金。
(2)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人,每年评选一次,覆盖面约5%。
(3)入选“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者,可按学校规定获得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并可申请国际合作交流专项资助。
(4)单项奖学金在二、三年级研究生中评定,包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研究生文体活动菁英奖学金和研究生社会实践菁英奖学金等。
3.助学金体系涵盖助学金、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及导师资助金等。
(1)助学金100%覆盖,标准为每年8000元/生·学年。
(2)联合培养基地补助和导师资助金将按照参与基地项目及导师课题的成效进行确定,包括生活补助与科研奖励等。
(3)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担任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研管)岗位等方式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4.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奖助学金作适当调整。
04、国际交流(具体以当年的招生简章为准)
CSC国家留学基金2-3年
广州市菁英计划每年10名 2-3年
学校资助计划每年50名 1-2年
轻化学院资助计划每年10-20名 3-12月
导师资助计划 不限量
05、拟录取名单
拟录取名单
06、就业介绍
机械工程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学、控制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理论分析、物理实验、工程试验、计算机仿真等为手段,研究和解决机械在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使用、维护等方面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和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从事各种机械、机电产品及系统、设备、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编程,数控设备的开发、计算机辅助编程,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电装置、智能机械、微机械、动力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以及从事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就业方向
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
2. 就业前景
广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对于机械类专业的人才一直有着大规模的需求。产业要升级,就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和技术作为支撑,近年来,更是以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为依托,为广东带来了持续可观的技术进步与业态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布后,更有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型升级,社会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日趋繁荣,制造及服务业均需求大量曾接受专门训练的机械工程师及技术员。
虽然新科技导致生产程序自动化及电脑化,但大部份与工业营运及仪器制作有关的程序,仍是以机械原理为依归。
鉴于各行业均朝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相信各级机械技术人员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07、国家线&复试线
08、考试科目介绍
初试复试考试科目
初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②204|英语二: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③302|数学二: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④811|有机化学 或 812|物理化学
或813|无机化学 或 814|化工原理
复试考核:
(一)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外语、综合素质三个部分,满分100分。
1、专业知识考核(满分30分)
形式可灵活多样,由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研究确定。学术学位专业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专业学位专业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知识应用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等。
2、外语考核(满分20分)
包括外语听力、口语及专业外语。考核方式以远程口试为主。
3、综合素质考核(满分50分)
包括远程面试作答与综合材料研判。远程面试作答考核内容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和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综合材料研判是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心理健康及综合素质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初试参考书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04|英语二: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302|数学二:
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大纲、考试题型以教育部公布为准。811|有机化学 :
1. 付建龙,李红.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2. 徐寿昌编.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812|物理化学 :
1.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南京大学,傅献彩.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813|无机化学 :
1.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宋天佑等编,无机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814|化工原理 :
1.李功样,陈兰英,余林.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与设备(上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志魁等.化工原理(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021专业真题
811|有机化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12|物理化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13|无机化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14|化工原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心态管理
1.相信自己 2.适当放松
3.加强锻炼 4.持之以恒
09
复试流程&准备(2021)
一、 复试方式
网络远程复试(腾讯会议软件客户端和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 双平台、双机位同时进行面试,备用平台“钉钉”客户端)
1、“双机位”硬件要求
主机位用于面试,建议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须配有摄像头、麦克风、音响功能),置于考生正前方,全程清晰显示考生面容以及双手。
辅机位用于监控面试环境,一般使用智能手机,置于考生侧后方呈45°角1-2米处(建议配备手机支架),须全程清晰显示考生、主镜头屏幕和四周环境,且设置为“免干扰模式”。
2、网络环境要求
准备有线、无线(WIFI)、4G/5G网络等其中两种以上网络条件,确保网络良好且资费(或流量)充足。建议电脑优先使用有线网络,手机优先使用4G/5G网络。
3、场所环境要求
考生应选择独立安静房间独自参加网络远程复试,环境要整洁、明亮、安静,不逆光,确保考官能够看清考生。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一人在面试房间,禁止他人进出,也不允许出现其他声音。复试期间视频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等。
4、其他要求
考生应当提前安装调试好设备以满足复试需要,保持设备电量充足。复试前应关闭“双机位”的所有无关软件,禁止录音、录像、拍照、截屏、录屏及进行网络直播,禁止以任何形式传播复试相关内容,一经查实即以作弊论处,取消录取资格、学籍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模拟演练时间:
第一志愿学硕考生:3月29日下午14:00开始
第一志愿专硕考生、调剂考生:3月30日上午9:00开始
复试前须提前学习、熟悉操作流程。准备好所需设备及软件,按相关通知要求进行测试,以保证复试正常进行。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学院吴老师(020-39318653)。
三、资格审查
3月29日24:00前将复试所需材料(以PDF格式,按以下顺序合集)发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姓名+考号+考生类别,一志愿考生发送到邮箱qhxyfs2021@126.com,调剂考生发送到myh2022@126.com。
1、复试考生资格审查表(填写个人信息内容),单独一个pdf文档。
2、复试登记表(填写个人信息内容),单独一个pdf文档。
3、考生调剂复试申请表,单独一个pdf文档。(调剂考生需要发送)
4、审查材料(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合成一个pdf文档):
(1)身份证原件正反面(如果丢失可提供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
(2)准考证(中国研招网下载)
(3)思想政治和品德表现审查表(加盖相关部门公章)
(4)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交验学生证、往届生交验毕业证及学位证、境外毕业生交验学历或学位证书)
(5)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应届生交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交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境外毕业生交验《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6)大学成绩单(加盖成绩管理单位公章,往届生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
(7)诚信复试承诺书(本人亲笔签名)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提供《应征入伍批准书》及《退出现役证》;各类加分项目考生须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按教育部文件规定)。
5、附加补充材料(扫描件或照片电子版,按下列顺序合成一个pdf文档,可选择提供):
(1)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证明
(2)毕业设计/论文(应届生可提交初稿,往届生提交成果)
(3)大学期间的科研成果(论文、专利等)
(4)大学期间获得的奖励(提供获奖证书或获奖证明)
(5)专家推荐信
特别提醒:
(1)如因疫情原因无法完整提供上述材料,考生需提前联系学院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情况,审核通过后方能参加复试。
(2)考生须在入学时提交上述所有原件材料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四、网上心理测试
考生(含调剂生)均需在复试前两天完成网上心理测评,测评网址为https://xl.psyedu.cn/gdut,测试步骤请见具体指引。
五、复试考核安排
1、考核时间
第一志愿考生: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3月30日下午1:30开始
材料与化工专业:3月31日上午8:40开始
调剂考生:
材料与化工专业:3月31日上午8:40开始
2、复试内容
英语能力测试、专业知识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三个部分,满分为100分,具体包括:
1、专业知识考核(占比30%):考核方式为远程面试作答,面试官随机从题库(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中随机抽选3道题目,从实验综合题库中随机抽选1道题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2、外语考核(占比20%)
考核方式以远程口试为主。包括外语听力、口语及专业外语。
3、综合素质考核(占比50%):远程面试作答与综合材料研判。远程面试作答主要考核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综合材料研判主要通过大学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对考生既往学业、科研能力、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全面考查。
六、录取原则与录取程序
(一)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生实行差额复试,凡复试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的考生,按复试成绩占40%的权重得出招生考试总成绩,并按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
复试成绩 = 专业知识考核得分 + 英语考核得分 + 综合素质考核得分
总成绩 =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1-40%)+复试成绩×40%
(二)复试成绩公示
复试结束后将在学院网页公示复试成绩及总成绩。
(三)录取原则
学校将根据下达的招生指标数,按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面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为不合格);
(3)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
(4)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
(5)提供虚假信息;
(6)复试中发现违反考场纪律;
(7)政审不合格;
(8)对于调剂生,必须及时在在调剂系统确认“待录取”,超24小时未确认“待录取”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四)特别说明
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将不得列入拟录取名单。
拟录取考生须根据学校要求签订相关协议。
面试建议
• 谦虚+礼貌+自然• 回答要有逻辑:第一...第二.../首先...其次...最后...• 真不会的问题就坦然说不会,不要胡编乱造• 把握时间,注意语速
10
复试注意事项
1.尽早订车票机票酒店房间;2.着装要朴素大方,女生可化淡妆;3.准备复试期间,精神状态要掌控好,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放松;4.面试的答题环节要仪态自然,回答问题时不要着急回答,可稍加思考之后再作答,平稳大方得体,合理把控问题回答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