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保持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是学习最最最基本的保障,因为考研真的是一个费时间的工程,时间有了、方法有了,学习效率会提高,在考研之前你所能学到的知识就会尽可能的多,所以你的成绩自然会和你的知识成正比。
但是复习时间久≠上岸。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学习环境类似于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场,场地越专业,训练效果越好,在自控学当中我们用“环境的熵”来衡量一个环境的好坏,“熵”就是指一个环境的混乱程度,熵越低,环境越有序,越有利于开展学习。
环境当中的干扰和诱惑越少,我们用来抵抗干扰和维持状态所消耗的精力就会越少,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可以专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所以在半封闭的调整过程当中学习,谈恋爱、玩手机、玩电脑这种事情连想都不要想。
如果环境当中的诱惑、干扰非常多,要么我们会抵抗不住诱惑,要么就是在抵抗诱惑当中消耗太多精力。
所以的话,在这里不是很建议那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在宿舍或者家里面进行复习的,床、零食、手机会全天候无死角24小时持续向你招手,试问你能有多大的定力抵制住这些唾手可得的诱惑? 建议同学们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复习。
远离了各种可能中断学习过程的干扰因素,你的学习将会更高效。当你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的时候,抬头看看周围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被他们影响。
首先,要有一个大局的时间规划,比如说,几月份到几月份着重复习哪些科目。然后再逐步细化到每个月、每周大致要完成哪些内容。未必要细化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但至少做到心中对复习进程有一个把握,能按时按量完成计划。
人的心理有一种奇怪的「破窗效应」,一旦有一次计划完不成,那么接下来执行计划的决心会日益渐弱,最终会导致整个计划失败。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要衡量它与自己完成能力的匹配度。 考研是一场长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让每一分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也便于反思检查学习效果。
首先来讲,每个人的专业不同,对各个学科的目标分数追求也不尽相同,而且不同人的各个学科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硬要定一个分配时间是不合理的,各位考研er可以借鉴一下下面几个影响因素:
(1)各个科目的水平来分配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哪科弱就加强哪科,弥补自己的短处,例如你数学成绩非常好,但是英语学起来相对比较吃力,那在分配时间的时候就要把更多时间给英语!依次来保证自己不偏科。
(2)按照学科分值排序哪科分数占比高就要分配更多时间来学习,避免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3)按照复习周期规划一般来讲,政治的复习周期是低于数学和英语的,尤其是英语,基本上算是短期无法速成的学科,需要长期积累、夯实基础,而政治的主观题某些程度上是可以突击的,所以备考的前期和中期,时间可以往英语和数学上倾斜一点。(每个人的专业课不一样不做评判)
废寝忘食固然是一个优秀的品质,但我们绝对不鼓励这种内耗式的学习方法。短时间内睡眠不足可能只会让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精力涣散,但长此以往身体机能就会出现问题。到时候看医生、挂水浪费的时间远比你从睡觉里挤出来的时间多,并且会极大影响复习状态,得不偿失。
考研复习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在规定时间内做到分数最大化。适当运动,保持健康和良好的身体状态会让你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所以在每周或者每天找出固定的一段时间进行锻炼,可以是散散步、慢跑、做几个仰卧起坐,总之是那种可以让自己放空一段时间,又不会有什么大的受伤风险的运动。
健康强壮的身体是你能否达到优秀级别的前提和基础,好的身体必须要保证3点:运动、营养和休息,这三点缺一不可。
所以说在调整初期,大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安排日程,按照不同人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食物种类,休息时间,作息频率,然后固化成日程,严格执行。 科学的安排也可以让我们的疲劳感和负面情绪及时的被消化,不会过度积累,而出现状态的波动和反复。
经常讲这样一句话:情绪无小事。情绪是操作系统,只要是情绪的问题就是大问题,是基础上的问题,情绪乱掉了,整个人的状态就乱掉了,工作学习肯定是没法正常开展的。
过于紧张和过于放松,都是不好的心态。在复习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专注于学习本身。不要和别人比较,相信在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是合理的。
把自己看作是唯一的对手,你需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惰性。要知道,带着负面情绪学习真的真的非常影响状态,所以无论如何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在学业压力的基础上给自己增添心理负担。
如果情绪不好的话,花几分钟,先让自己静下来。排除掉学习的干扰项之后,先把心态调整好,让自己静下来,然后坚持学几分钟,慢慢就进入学习状态了。不要还没开始,自己就开始烦躁,尤其是有些科目,我们本身并不喜欢,很多同学还存在抵触心理,都需要你自己去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