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逻辑
(一)科学环的逻辑架构 (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假设演绎法 (三)其他逻辑方法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需求评估、方案制订、计划执行、评估总结 (二)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 拟定研究主题、界定研究问题、进行文献回顾、完成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成果应用。 (三)社会工作研究的过程结构
三、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研究准备 1. 确定研究问题 2. 建立研究假设 3. 进行研究设计 (1)选取调查对象 (2)确定分析单位 (3)细化研究内容 (4)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可测量指标 (5)假设的操作化 (二)资料收集 (三)研究分析 (四)总结应用
四、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研究准备 (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1)进入现场 (2)收集和记录资料 (3)整理资料和建立档案 (4)分析与收集的互动 (三)总结应用
五、报告撰写及成果应用 (一)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 1. 标题与内容呼应 2. 板块体现完整性和逻辑性 3. 定量资料与定性资料结合 4. 风格朴实积极 (二)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1. 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1)标题 (2)引论 (3)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 (4)文献回顾 (5)研究方法 (6)研究发现 (7)讨论和建议 (8)附录 (9)参考文献 (三)成果应用
02社会工作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问卷调查
(一)含义 问卷调查就是依托问卷,针对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收集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认识其特征。 (二)问卷类型 (三)问卷结构 1. 标题 2. 封面信 3. 指导语 4. 问题和答案 5. 编码 6. 其他 (四)问卷设计 1. 原则 (1)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 (2)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 (3)以回答者视角为主 (4)保证操作可行性 2. 步骤 (1)进行探索性工作 (2)设计问卷初稿 (3)试用和修改 (4)定稿和印制 3. 问题和答案 (五)问卷资料收集 1. 对象选取 2. 访问员选拔和培训 3. 物质准备 4. 质量控制 (六)评价
二、实验研究 (一)三对要素 1. 自变量和因变量 2. 实验组和对照组 3. 前测和后测 (二)常用类型 1. 标准试验设计 2. 准试验设计 (三)成功实验设计的标准 (1)是否回答主题 (2)变量控制 (3)可推论性 (4)其他方面 (四)实验研究的评价 1. 优点 2. 缺点
三、观察法 (一)概念与类型 概念:观察就是出于具体目的,利用感觉器官和其他手段,有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现象资料。 类型:一观察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二是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三是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二)观察准备 (三)观察内容 (四)观察记录 (五)评价 1. 优点 2. 缺点
四、访谈法 (一)概念与类型 访问由“访”和“问”组成,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者探访被研究者并通过回答获取有关资料。 类型:一是分为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二是个别访问和集体访问;三是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访问。结构式访问就是按既定访问指引向对象提问,从而获取相关资料。其对象选择、问题、提问方式、顺序、记录等都比较统一。如根据大纲了解政策制定者、原则和程序等信息。无结构式访问是只给访问者一个题目,由访问者和被访问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交流议题在双方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 (二)常用形式 非正式会话式访问、引导式访问和标准化开放式访问。 (三)深度访谈 (四)焦点小组 (五)访谈过程 (六)访员素质 (七)评价
五、个案研究 (一)概念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社区等)的某项特定或问题进行的整体的和深入的研究。 (二)特点 1. 凸显研究的“对象”维度 2. 技术和资料多元化 3. 研究步骤不甚严格 4. 资料详尽深入 (三)一般步骤 (四)拓展个案法 (五)评价 1. 个案研究的优点 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有利于深入、客观、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原因机制 2. 个案研究的缺点 由于本方法讲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步进行,并注重在过程中动态完善研究思路,因此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研究缺乏代表性,研究发现不能进行推论。
六、非接触性研究 (一)定义 非接触性研究是不直接接触研究而把握资料本质的研究技术。工作对象不受研究过程和场境的影响是其根本特征。 (二)类型 1.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 2. 比较法 3. 内容分析法 (三)评价 非接触性研究是与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并列的研究类型,可以采用定性研究,也可以采用定量研究。非接触性研究由于无反应性,从而消除了研究本身可能导致的偏差;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比较节省,还便于研究无法接触的对象,并适合纵贯分析。
七、行动研究 (一)定义 行动研究就是被研究者不在简单地作为研究对象,而是与问题有关的所有其他人员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他们将研究发现直接应用于行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特点 1. 注重实务导向 2. 研究场域与实务场域合一 3. 重视民主参与 4. 兼具批判建构功能 (三)类型 1. 按照研究侧重点分类 2. 按照参与者对自己行动所作的反思划分 3. 按照参与研究的成员成分 (四)步骤 1. 分析问题 2. 拟定方案 3. 开展行动 4. 评估回馈 (五)行动研究的评价
03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 一、基本含义
(一)基本概念 项目评估是利用具体研究方法,对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价。项目评估是组织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绩效的评价基础,促进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是其动机之一。 (二)基本要素 1. 主体 2. 对象 3. 目标 4. 伦理 5. 方法 二、主要类型 (一)结果评估 (二)过程评估
三、一般程序 (一)基本步骤 1. 准备阶段 2. 实施阶段 3. 总结应用阶段 (二)关键步骤
04 1. 论述增强权能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巴巴拉·索罗门在1976年出版的《黑人的增强权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中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并使增强权能的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索罗门的著作描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中受到“制度性种族主义”的压迫和疏离,提出社会工作应增加黑人在这种社会状况下的权能,促进社会改革。在这里增强权能社会工作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实务目标:一方面社会工作要帮助服务对象发掘其内在权能,使其成为具有“个人自主性”的充满权能的人;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改革,消除造成个体丧失权能的环境障碍。
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强权能时代”是在1980年前后。在这个时期,增强权能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都有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社会工作强调尊重服务对象,帮助其增强权能,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进行自主判断,并鼓励有相同处境的服务对象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一、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增强权能是指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环境对个人的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者为受助人提供帮助时应该着重于增强服务对象的权能,以对抗外在环境和优势群体的压迫。增强权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困难群体。从增强权能观点来看,他们之所以会处于困难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安全,又缺乏参与政治机会的环境之中。因此,不利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强烈的压力,形成强烈的无力感。根据索罗门的总结,造成无力感的根源有3个:一是受压迫团体的自我负向评价。所谓自我负向评价就是由于困难群体受到生活环境的负向评价,长此以往,他们不仅接受了环境的负向评价,并且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行动也倾向于给出负向评价。二是受压迫群体与外在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经验。在接受并形成自我负向评价的基础上,困难群体在其参与社会事务的过程中,社会环境给予的反馈常常是负向的,而他们的行动结果常常是失败的,从而形成负向经验。三是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2) 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3) 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这种表面看起来缺少权能并不是真的缺少权能,而是环境压迫使个人的权能不能发挥。因此,社会工作者给予服务对象的帮助不是向服务对象输人权能,而是通过鼓励他们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以促进其内在潜能的发挥。 (4)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受助人的权能不是社会工作者给予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消除环境的压制和他们的无力感,使他们获得权能,并能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于服务对参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有效互动,从而能实现自己。
二、增强权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一)服务目标 一是协助服务对象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二是协助服务对象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说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三是协助服务对象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服务对象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四是协助服务对象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二)服务原则 李(Lee)根据增强权能理论的要求,提出才社会工作的10个实践原则:一是所有压迫对于人们的生活都是破坏性的,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应该挑战环境的压迫:二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对压迫的环境采用整体视角;是人们自己要增强自己的权能,社会作者只是协助者;四是推动具有共同基础的人们相互增加权能;五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应建立互惠关系;六是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七是社会工作者应该坚信人是胜利者而非受害者;八是社会工作者应该聚焦于社会持续不断的变迁;九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是一种双向合作关系;十是干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服务对象眼前的需要,包括链接服务对象所需的资源、开始促进意识觉醒、寻找和申请资源;第二,教授技巧和知识,并评估服务对象的权能动态机制,包括各类小组或团体的活动;第三,集体行动,旨在形成集体、参与倡导或进行社会行动。 (三)服务中平等伙伴关系 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视助人过程为分享权能的过程,因为通过分享可以使参与者获得更多的权能。权能不是由他人授予的,而是在人们的积极互动过程中不断生长出来的。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如果存在权威,只能降低服务对象的权能。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真正做到与服务对象对话,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真实的经历。在针对团体开展增强权能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鼓励团体成员建立协同关系,形成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在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元的,但最基本的是服务对象的伙伴。
05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含义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1.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 2.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系统 通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和方法的提炼和概括,也意味着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社会工作的步骤、过程和方法是通用的。对社会工作实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个模式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恰当的介入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 1. 强调全人服务观 2. 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 3. 强调社会工作者的通才能力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二)系统理论 1. 系统理论在社会实务中的运用及其含义 2. 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 (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3. 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1)对服务对象问题形成原因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出发点 (2)对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组织的需要与问题的评估 (3)动态实务 (4)纵横相交的实务取向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分析框架 (1)栖息地 (2)生存空间 2.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核心概念和内容 (1)生命周期 (2)人际关联 (3)胜任能力 (4)角色 (5)地位与栖息地 (6)适应力 (7)滋养性环境 3.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切入点 (1)从人们所在系统与其他不同系统之间的关联层面进行切入,分析理解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社会生活功能发挥状况,并进行相应的介入干预。 (2)人生来就有与环境和其他人互动的能力,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互惠的,并且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3)个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人类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4)个人的问题是生活过程中的问题,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也必须在其生存的环境中来进行 (5)分析个体、家庭、群体和社区与其所处环境的互惠关系是认识理解服务对象需求、问题和能力的重要面向 (6)鉴于个人、家庭、社群的问题与环境资源的不足和障碍有关,是多元素互动而形成的,因此实务介入的方向是多元的 (7)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是一种多元素介入,力图找出多种问题的解决之道
(四)优势视角 1.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1)非疾病假设 (2)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 (3)强调整合性干预服务 2.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 (1)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2)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是也有可能成为机遇和挑战 (3)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就要认真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的协作才能更好地为其服务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